通知公告
-
2024-12-09
-
2024-12-02
-
2024-11-11
-
2024-11-04
-
2024-06-18
-
2024-06-17
中心要闻
研究基地第四十七期学术沙龙——波粒二象:孔子与庄子时间意识之差异 |
发布人:施军 发布时间:2020-12-17 动态浏览次数:297 |
张节末:波粒二象:孔子与庄子时间意识之差异 ——研究基地东北亚研究中心第47期学术沙龙 12月16日,东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张节末教授于稽山校区研究基地E228会议室主讲了以“波粒二象:孔子与庄子时间意识之差异”为题的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由东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周颂伦教授主持,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李贵苍院长、许金龙教授、魏大海教授教授及部分东语、西语、英语等学院教师出席并参与了相关讨论。 沙龙主要内容为: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原理是说,能量运动可以是像水的波动一样连续不断,也可以看作一个点一个点的传输,连续的波和不连续的粒,两种解释可以并存。我们借助波粒二象的原理阐释先秦儒家孔子和道家庄子的时间意识及其差异。孔子的时间意识强调连续性,认为人能把握世界的全貌,而庄子虽然看到时间的连续性,却意识到人的观看只能是连续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即一个点,因此不能看到世界的全部,这样,孔子与庄子对时间概念的聚焦就产生类似波粒二象的差异。其焦点是时间之流的连续性与中断性以及人认识世界的条件与局限,相关于此,产生了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认识和对于自我的反思意识。 沙龙尾声,教授与老师们展开了深刻、精彩的讨论。在场老师们对张节末教授的深厚学识感慨不已,同时也积极发表了自身见解与看法。同时,专家们也建议各位年轻教师要理解并运用今日张教授提出的观点,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学术框架和学术思维。
|